首 页 | 学校概况 | 管理机构 | 院系设置 | 人力资源 | 科技工作 | 招生网 | 就业网 | 继续教育 | 学团工作 
365投注平台
 辽科新闻 
 通知公告 
 院系动态 
 辽科人物 
 
辽科人物
您的位置: 首 页>辽科人物>正文
【辽科人物】一念为教 终身为教——记辽宁省第十二届教学名师刘丽华
2016-06-22 15:04  

一身休闲的运动装,戴一副眼镜,没有化妆,朴素中透着谦和,她就是2016年第十二届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65投注平台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师、物联网工程教研室主任刘丽华教授。

刘老师自1990年至今已执教26载,多年的执教生涯使她养成了朴实、严谨、谦逊的品格。谈及被评为辽宁省教学名师,刘老师非常谦虚地笑答:“压力比动力更大,得到这个奖项是对自己从事一线教学近30年的最大鼓励,自己仅仅是做好了作为教师的本职工作,要真正做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自己仍需努力。”

教学立身 教学相长

1990年,刘丽华老师从沈阳师范学院的数学专业毕业,到校任教。1994年,学校计划新开办计算机专业,选派刘老师到东北大学计算机专业学习深造,而后又到沈阳工业大学参加了研究生班的学习。从此,她在计算机专业教学的道路上辛勤耕耘了20余年。

在教学工作中,刘丽华老师始终坚持以教书育人为第一己任,认为教学质量是评价一个老师的重要指标。她针对计算机专业课程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积极推动教学改革。2005年学校加大课程建设力度,刘老师积极投身于精品课程建设中。她勤于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并能够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教学过程中。2006年,由她主持的《数据结构》获校精品课;2007年,《C++程序设计》获辽宁省精品课 ;2008年主持的《Java程序设计》获辽宁省精品课;2015年主持的《程序设计基础》获批辽宁省精品共享建设课程。

从2004年开始承担本科冶金BG041《程序设计基础》,到2015年讲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程序设计基础》,这门课程复杂而枯燥,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玩入手,从做网络游戏开始。从简单到复杂、再由复杂到经典,最后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一步步引导学生从解决问题入手,学习编程知识,最后能够独立编写程序,循序渐进地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历经10年的摸索,她进行了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程序设计课程群的改革与实践,构建了“基本技能训练Ò综合性、设计性训练Ò模拟真实项目训练Ò项目开发Ò毕业设计与职业能力训练”五层次培养模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实践教学体系。

刘老师认为教学相长,学生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在教学的过程中自己也常常会被学生的新奇想法启发,如:学生设计的永远不会丢失的“校园通”的指纹模块;不用排队、直接刷卡的超市购物车等等,都非常有创新意识和实用价值,这对她的教学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备课过程中,她把学生的设计想法进行了补充、完善,作为教学案例在课堂上进行讲解,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

“要走得快,就一个人走,要走得远,就一起走。”翻开刘老师的履历,由她主持和参与的教改立项多达20项,组织团队教师开展教学改革,获批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9项,市级教学改革项目8项,1项省级教学成果。刘老师组建了“计算机软件应用技术”教学团队,她要求教学团队教师每年都至少发表5篇核心期刊的学术论文,积极组织团队深入研究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有机联系,提升团队成员教学教研水平,建设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教学和学术骨干的、具有很好发展潜力工程应用型的教学团队。

以赛带练 以练促学

“比赛训练法”是运动训练的重要训练方法之一,刘老师将其引入到教学中,提出了“以赛带练,以练促学”八字训练法。

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训练项目”、“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物联网设计大赛等,并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带出了一支支在全国大赛上获奖的学生团队。计BG111、计BG121、计BG13的19位同学分别参加了2013年第六届全国和全省计算机设计大赛,获全国二等、三等奖和省三等奖各1项;2014年第七届全国计算机创新设计大赛获三等奖4项;2015年辽宁省计算机创新设计大赛获三等奖2项。

成绩的背后常常是不为人知的付出。在刘老师的办公室,每天来找她的学生络绎不绝,除了上课时间外,她基本都在办公室或实验室里为学生们指导、答疑。很多时候,她中午都是带饭,就在办公室吃一口,为的是能有更多的时间来指导学生。刘老师说,因为学校搬到新校园后,家离学校远了,来回一趟就得两个多小时,只有尽量地挤时间,才能给学生辅导答疑,和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给与学生更多的帮助和指导。

“严谨”。这是接受采访的学生们一致认为刘老师最大的特点。有一次学生交的作业是个小视频,反反复复修改了十几遍,刘老师一遍遍地观看、提出修改意见;一次因为视频中学生的手上涂了指甲油,为了让作品最完美的呈现,老师硬是让学生洗掉了美甲重新录制。

“敬业”。参加全国物联网大赛的物联BG14级学生孟莲同学这样评价刘老师。5月的一个周六,下着大雨,天气湿冷,大家都以为刘老师应该不会来学校了。没想到,刘老师坐着公交车,颠簸近一个小时,一大早就到学校了。直到指导完每一组学生,才安心地离开。“不管时间有多晚,刘老师总是在线。”有一次,学生晚上11点多给老师发邮件,没想到老师当即就接收了邮件,并做了回复。刘老师的勤勉与坚持,也深深触动了参加大赛的每一个学生,既然要做一件事,就不可以懒惰,就一定要做好、做成。

从网上报名到团队实践到比赛实战,学生在参加比赛的每一个阶段,刘老师都会事无巨细的关注和关心。参加互联网大赛中有两个大一的学生,对网上报名的程序还不是很熟练,总是报名不成功,晚上10点多给刘老师打电话,刘老师毫无怨言耐心地指导两名学生,直到报名成功。对刘老师来说,讲课是一个良心活,而指导大赛更是一个费心费力的事情。

互联网带来了学习革命,刘老师所教授的计算机课程尤为如此。大赛对老师的转变是将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成了学生的学习伙伴和引导者。而学生在参加大赛的过程中,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促进了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将学习的过程延续到课堂之外,真枪实弹地做项目、打比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探究式学习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以校为家 爱生荣校

刘老师觉得自己是幸福的,在高校教书使自己永远生活在年轻人中,每一届学生都会给自己带来惊喜。她能清晰地记得每一个她教过的学生,享受着学生们带给她的快乐。从教26年,学生对她的称谓已经慢慢发生了变化,1990年参加工作,当时有三分之一的学生都比她大,学生们亲切地叫她“姐”。现在,学生在群里聊天的时候对她依然很亲切,只是称谓已经变成了“姨”。

刘老师有一份朴素的职业理想,就是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的教师,而她也在用心地做着这份职业。她自己没有孩子,但是每当谈到自己的学生,她就像谈论自己的孩子一样神采奕奕,充满了自豪感。计BG11班的马志铎同学是她带的学生,参加了两届“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获得了全国三等奖,之后被广州通讯有限公司录取,当年这家公司在辽宁省只招一个员工。而今年考上广西大学研究生的王婷婷同学也常常被她挂在嘴边,是用来鼓励其他同学所津津乐道的对象。

韩国总统朴槿惠曾说:“我没有家庭可以照顾,没有子女可以继承财富。国家是我唯一希望服务的对象。”这句话用在刘丽华老师的身上也非常贴切。怀着对党的事业的无比忠诚和对学生的无限热爱,她在教书育人的道路走过了26年的风风雨雨,回首走过的路,留下的每个脚印,有汗水更有泪水,回顾做过的每项工作,有付出也有收获。她用责任心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她用事业心帮助学生成就了梦想,他用敬业精神诠释了教师的真正含义,她把满腔的爱奉献给了她的学生,她用实际行动履践教师的职责,她把辛勤的汗水洒在365投注平台这片热土,她把全部的聪明才智投入到她所挚爱的教育事业。

                                                         撰稿人:冶金学院 杨蓓蕾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365投注平台         地址:辽宁省本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香槐路176号       邮编:117004        辽ICP备05022358          辽公网安备 21059002000101号